课题研究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改教研>>课题研究

正文

    不信东风唤不回

    不信东风唤不回

    发布时间:2015-03-21作者:王开勇审核:宁化一中点击:
    附件:

      ——宁化一中《初高中课程教与学方法的衔接研究》课题小结

      宁化一中  王开勇

      随着我县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发生了很大变革。在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指导下,初中毕业生的知识视野、社交能力、操作技能都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初中教学内容广度变宽,但深度变浅,难度变易。导致升入高中的学生在高一学习时在知识技能、学习习惯、思维方法等方面距离高中教学尤其是高考升学教学的要求差距在相对扩大。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学习中普遍感到高一学习的任务重、门槛高、压力大。在高一教学中,出现了 “老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考试红灯高挂”的现象,使得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力减弱,有些同学甚至产生反感情绪与恐惧心理,从而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针对这种情况,我校于2012年9月由教研室牵头成立《初高中课程教与学方法的衔接研究》课题组,由王开勇老师任组长,高一年段段长和各相关学科备课组组长为主要成员开展了为期二年的跟踪研究,获取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课题经县教育局课改办立项后,学校举行了开题仪式,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计划和分工。开题至今,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追本溯源,查找初高中教与学的差异

      只有了解问题的根源,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课题组分学科开展了查找工作:首先,在新生入学后,通过学生代表座谈会、请初中教师代表到我校听课、我校高一教师到城东中学听课等调查研究活动,我们初步了解到高一新生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和初中学习的情况,各学科备课组长疏理归纳高中教与学过程中必须做好的衔接并拓展和加深的有关知识点,作为校本课程使用。在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初中教学最常见的方法是直观教学、最常用的思维模式是形象思维、最学用的学习方法是分组讨论,这些都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教学规律,这就启发我们的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一教学应注意并重视直观教学和形象思维的应用,不要在起始阶段拨得过高,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推进和过渡。在练习和考试中,初中阶段试题主要考双基知识,陈述性知识为主,而高中练习和考试的试题由于能力试题多,使相当一些学生尽管课本知识掌握不错,但每次考试还是难以及格,甚至只有三、四十分,从而挫伤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考试的命题要求降低难度,放下身段。多考一些记忆性的陈述性知识为主,少一些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练习或考卷,谨慎增加程序性知识的考查,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又扎实了双基。

      二、群策群力,寻求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方法

      针对高一新生的学习、思维、心理特点,课题组成员和全体高一教师通过讨论,研究并制定了高一教学应做到如下几点:教师要熟悉初中对应学科的教材,清楚高中新知识在初中阶段学生所掌握的程度;讲授新课要先回顾相关旧知识,循序渐进给学生以学习台阶;教学方法多用直观教学法,力求生动形象;控制课堂节奏,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考试练习多出记忆性知识点,不考思维要求过高的题目,使大多学生能得65分以上。

      三、多方联动,弥补高中教与学存在的不足

      我们进行了校与校的联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进行了交流。在去年我校开展的县公开教学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初中部分教师到我校听课和评课。七中、城中张新生等几位教师到我校听课并参加了评课座谈会,就我校高中教学的起点把握和衔接方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一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面;二要控制教学节奏;三要多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在去年的中考质量分析会上,根据教育局中教股的安排,我校数学张兴明、物理张天海、化学刘敏华、英语卢昌荣等7位教师参加了在城东中学和宁化七中的教学观摩活动,并在学科会上做了关于初、高中学科教学衔接的讲话。主要就初中教学的一些内容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以及部分教学内容对高中阶段的衔接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有利于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的方法和意见,旨在从源头上做好有利于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工作。

      为了扎实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我们的教师也进行了联动。在学科备课组活动中,我们教师探讨得最多的问题是某节教学内容初中生已具有的水平和如何设置教学情景。我们也高兴地看到,在一年一度的宁化一中优质课教学比武活动中,我们的参赛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教学情景、回顾初中知识,循序渐进引入高中教学的新知识,并能在教学中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上一投时间花精力。前两周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张庆福老师在讲高一数学《函数的零点》时,创设教学情景:小马过河的推理,从日常知识引入新课,又从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根的判断方法逐步进入新课教学,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杨雪松老师教授的《数学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居然从初中的物理串联与并联电路的知识原理中引入新课,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管臻英老师在讲授《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时》,从初中化学最基础、最熟悉的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原理开始探究新知识,给学生以知识的生长点…

      为了扎实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我们的学生也进行了联动。在迎新会上,为了使我们的新生更好快适应高中新生活,我们请了宁化一中的优秀的学生张莉、俆苑昕等清华大学学子为他们作了如何适应宁化一中高中新生活,以优良成绩开创新前程的报告,报告通过现身说法,涉及学习困难的克服、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品质的提升,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为高一新生上了一节高效益的励志课。在半期考后,我们又在年段学生大会和班会上请了优秀学生作了学习经验交流…

      四、耐心指导,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品质

      由于我校高中扩容,近几年,进入我校学习的生源相对来说有些参差不齐,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高达150分左右。成绩优秀的高分段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思维品质相对低分段学生而言要好得多,这些优秀学生大多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高中新课程的学习。而不少低分段的学生,就需要更长的磨合期和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为了使这些学困生能尽快跟上宁化一中的正常教学,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工作:加强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交流与沟通。在与这些学生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他们在初中时,尤其是农村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相对来说也是学校的尖子生,在激烈的中考竟争中考上宁化一中,在母校、在家乡、在初中同学面前算是学习的姣姣者,心中充满喜悦感和荣誉感,进入一中后,对高中学习充满期待和信心。然而,由于城市农村的差别、教学资源的差别、学习同伴的差别、生活条件的差别、学习习惯的差别…,使他们在高中学习的起始阶段,与城关的优秀学生实际上就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导致上课听不懂、考试不及格、心情很急迫、心理很烦燥,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和悲观思想。针对这些情况,我校教师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生活教导、心理引导、学习指导。在校园的树荫下、在学校的池塘边、在教室的走廊上、在教师的办公桌旁…,经常能看到我们的科任教师、班主任、学校领导在与一个或三、五个学生亲切交谈。对于生活困难的学生,我们的爱心基金及时给予帮助;对于思想波动的学生,我们的班主任及时给予慰藉;对于学习困惑的学生,我们的科任教师及时给予点化,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宁化一中这所大家庭的温暖与温馨。密切关注并跟踪学困生的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在课堂上,多提问多表扬,找出他们的闪光点,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在考试后,多关心多辅导,帮他们弥补知识的缺陷和思维的不足,以激活他们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在课余后,要求他们积极、大胆地参与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篮球比赛等文体活动,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活动中锤炼意志、在活动中提升品格。

      通过一系列措施,经过多方面努力,我校对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首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全体教师在工作中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第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中要素质教育先行,放下身段,根据高一学生的生理、心理、思维特点,以适合的教学方式、以适合的试题难度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第三,我校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习惯养成也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在连续几年的高考中取得大面积的丰收,而且升入名校的学生呈稳定增长趋势,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最后,请允许我借用宋词“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给作为本文的结束语,以表达本课题研究中教师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必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