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安全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德育安全>>综治安全

正文

    福籽同心爱中华

    ——记宁化一中“第十八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7作者:宁化一中政教处审核:初审:张清琦 复审:江宏 终审:赖国强点击:
    附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省、市、教育局相关通知精神,我校以“福籽同心爱中华”为主题,于九月集中开展第十八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活动覆盖全体师生,取得良好教育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方式:统筹联动,构建多维推进体系

      1. 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以书记、校长为组长、政教处牵头、各处室及年级协同的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2. 凝聚多方合力:构建“政教处统筹+班主任落实+学科教师融入+学生社团参与”的联动机制,将活动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

      3. 注重宣传引导:利用校园广播、LED电子屏滚动播放“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宣传标语,通过宣传栏、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形式推送民族政策知识与团结故事,营造浓厚活动氛围。

      二、活动主题:福籽同心爱中华,铸牢共同体意识

      本次活动紧扣“福籽同心爱中华”核心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宁化红色文化特色,引导师生深刻理解“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三、活动方式:多元融合,打造立体育人场景

      (一)课堂渗透:夯实思想根基

      1. 专题思政课:思政教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讲座,解读党的民族工作政策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2. 学科融入教学:历史、语文、地理等学科教师结合课程内容,挖掘民族融合历史、各民族文化成就等素材,将民族团结教育自然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

      (二)主题活动:丰富实践体验

      1. 班级特色行动: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班会,通过观看民族文化纪录片、开展民族知识竞赛等形式深化认知;组织“手拉手”结对活动,促进不同民族(含少数民族学生及汉族学生)间的互助交流。

      2. 红色文化联动:结合宁化红军长征出发地历史,开展“红色足迹中的民族团结”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感悟革命年代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精神传承。

      (三)线上拓展:拓宽教育维度

      组织师生学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及“道中华”等平台资源,鼓励学生制作民族文化宣传短视频,打造“云上”育人窗口。

      四、作用意义:凝心聚力,彰显教育实效

      1. 思想认识得到深化:通过系列活动,师生对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福籽同心”的理念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2. 校园氛围更加和谐:多样化的互动活动拉近了师生心灵距离,促进了各民族学生间的相知相亲,形成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校园新风尚。

      3. 育人实效充分彰显:活动将红色文化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学习+实践体验+价值塑造”的统一,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校将持续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把活动成果转化为长效育人动力,不断提升“福籽同心爱中华”品牌的感召力,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贡献教育力量。

      宁化一中政教处

      2025年10月10日

      作者:政教处     初审:张清琦   再审:江宏    终审:赖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