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驿站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德育安全>>心理驿站

正文

    高中古诗词教学,让孩子追寻人生诗歌的做法

    发布时间:2017-03-24作者:审核:点击:
    附件:

      高中古诗词教学,让孩子追寻人生诗歌的做法

      ——关于古诗词学段融通教学的思考(五)

      今天下午在城区做一个讲座,在讲座开始不久,就收到了好朋友发来的让她老公设计的关于高中教《登鹳雀楼》的思路,真的很感动。是啊,只要是真的热心于教学研究,大家都会真诚帮助和共享。认真学习了这一份常态的《登鹳雀楼》教学简案,说实话,对于我们小学老师来说,真的已经不是简案了,当然,这指的是教学目标的拟定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编织和组合。

      以下是朋友发来的设计:

      《登鹳雀楼》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赏析写作手法,特别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味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1.出示谷建芬老师的古诗新唱《登颧雀楼》,在美妙的音乐氛围中导入新课;

      2.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3.诵读积累

      (学生自由读,老师范读,配乐朗读)

      4.赏析手法;

      动静结合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可称为静景,为静怡之美;黄河向海而流,这不是所谓“定格”,而是奔腾咆哮、滚滚南来,东流入海,充满了无限的生机,雄壮气势存于永恒的运动中。两句动静结合,形成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又瞬息多变的壮丽图画。

      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首句着笔远景,天空一轮白日西沉消失在万山丛中,次句由楼下近景奔流的黄河延伸,直至远方的海洋。这样,西边的落日和东边的流水,把看得见的落日和意念中的大海(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结合起来,把当前景与意中景巧妙溶合为一,由远及近再及远,使画面无边的宽广和深远,这样着墨也为后两边诗词安排了无穷的遐想。

      5.体味哲理

      日本遣唐使高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强调“景入理势”,意思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哲人似的诗人以朋友的身份说话,就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6.拓展提升

      王诗朱领

      《登鹳雀楼》刚刚问世之际,人们只觉得此诗朗朗上口,意境非凡,并不知道作者是谁。那个年代是一个以诗取士的时期,女皇帝武则天,读到此诗以后,也是喜不自禁,于是就问亲信大臣李峤:是哪位才子写下了这首绝句,朕要好好封赏他。李峤一听,心生邪念,当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女皇帝立刻将朱佐日召来,赏给了彩绸百匹,并赐封了御史官衔,以示对天下才子的嘉奖和恩宠。而此诗的真正作者王之涣,却因为无人器重,穷困潦倒到了极点。后人为他打抱不平,于是,又演绎出了王之涣、高适、王昌龄在酒楼伶人中打赌赛诗,最后王之涣拔了头筹。这就是有名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在元代还被编成了杂剧上演。

      名楼赛诗

      尽管鹳雀楼上面题有王之焕的千古绝句,但后来的诗人总是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下了一首首佳篇美文,似乎要与王之焕一比高低,于是,鹳雀楼成了唐代诗人的赛诗楼,留下了许多才情洋溢的作品。

      畅当是河东才子,曾应征从军,后来中了进士,终为果州刺史,颇富诗名。其诗曰:“迥临飞鸟上,高出尘世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见畅当《登鹳雀楼》)耿潍,字洪源,是唐代河东(今永济)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曰:“久客心常醉,高楼日渐低。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去远千帆小,来迟独鸟迷。终年不得意,空觉负东溪。”(耿潍《登鹳雀楼》)

      司马札是晚唐诗人,其诗曰:“楼中见千里,楼影入通津。烟树遥分陕,山河曲向秦。兴亡留白日,今古共红尘。鹳雀飞何处,城隅草自春。”(司马札《登河中鹳雀楼》)。晚唐,政治上宦官专权,藩缜割据,朋党内讧,裙带成风。很多有才华的诗人沦为江湖游子,司马札就是其中的一个,同样是落魄文人,面对暮气沉沉的时局,晚唐诗人们早没有了盛唐诗人的豪气和浪漫,自然而然,在他们的眼中,鹳雀楼不再是当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胜境,而变成了一处烟云笼罩、阴影重重、夕阳日短、草木萧条的伤心之地。

      名诗传千载,黄河万古流。位于黄河岸边的鹳雀楼承载了太多的诗歌传统。

      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请试着赏析。

      从教学目标看,确实验证了我在思考初中教学《登鹳雀楼》时的想法,小学阶段的孩子学习古诗词可能倾向于一种对“自我”的确认,到了初中则开始思考“我要到哪里去”的问题,而到了高中,孩子们则可能需要思考“我用什么到那里去”的问题。也就是,到了高中,孩子们对古诗开始进入到了一种更加精确的研究,以明了古诗除了能够触目的形式(五言、节奏、韵律)以及可以直接触心的内容(情调、知人论世)之外,还蕴藏着怎样的人生原理,还暗藏着怎样的写作技法。

      人生总是不甘于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而沉默被动地变老,人总希望为自己的人生写一首属于自己的诗歌,所以人想到了信念和“文饰”。所谓信念,首先是一种相信,就是相信某个道理能支持自己,而信念就是坚信,将道理变成原理。当然人很难达到信仰的境界,信仰,就是将原理变成哲理或者定理、公理,认为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理。所以人总是在孜孜以求。如果初中阶段学习古诗,是为了进入到一种过去的历史,看到了一种宏阔的场域的话,那么高中阶段学习古诗,则是为了走向未来,以历史为借镜,明了一种人生的信念甚至信仰。

      看起来,到了高中很多孩子隐隐约约是能够明了自己要追寻的东西的。然而,用什么追寻,如何表达自己的追寻,这就涉及到了思路问题、思想问题、技法问题。因此,对于诗文的技法的鉴别与欣赏,则应该成为高中古诗词学习的内容了。这是人的天性决定的,怎样表达自己,其实也能说明怎样追求人生。而人生在世,那种日常口语表达确实是很难体现自己对人生的追求能力,每一个卓越的人,都是既能明了人生的信仰,也是能够善于表达的。从古至今,很多大文学家同时也是大哲学家,从东方到西方,西方的很多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论著的作者,就是这样的道理。

      由写作技法体现人生的行走方法,自然也是有些道理的呀,李白的浪漫主义写作难道不体现他的人生行走吗?杜甫的沉郁顿挫难道不体现他的人生行走吗?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发表过程,其实也准确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他选择同时宣读自己和华莱士先生的论文。而论文中所搜集的资料,所反映的工作量,让他真正赢得了“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殊荣。这当然是能够与诗歌扯上关系的,因为诗歌就是诸多文学体裁的前身,西方一直将文学称作为“诗”,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高中教学古诗词,其实就是让孩子追寻人生诗歌的做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