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驿站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德育安全>>心理驿站

正文

    教育没有奇迹!对拔苗助长的掠夺式教育,要警惕!

    发布时间:2017-07-18作者:审核:点击:
    附件:

      教育的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变化”的可能,但我们现在的教育都希望给学生一个归宿,而且想给所有学生一个“一样成功的归宿”。这样的教育肯定会走进死胡同,因为无论学生有什么兴趣、有什么需求,它都要求他们走同一条路,达到同一目标,甚至变成同一类型的“人才”。因为教育评价只关注结果,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校的客观条件,于是“掠夺”就“悄无声息”地走进“战火纷飞”的教育。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家与家之间、师与师之间、生与生之间都在上演竞争与比拼。

      家长为了让孩子变“优秀”,进行形形色色拔苗助长的掠夺式教育。从胎教音乐、居住环境、交流、锻炼到饮食起居,无不为胎儿生长提供各种“最佳”条件。胎教对胎儿的发育、成长的确有积极作用,但有些家庭过分强调胎教的作用,尤其是过于强调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绝对”作用,这是值得警惕的。

      让孩子过早涉足各种“有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却忽视孩子的基本认知规律和年龄、生理特征。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早和多”就是对孩子的优质教育。其实,孩子在形、色、远、近、语言、数字等方面都有“最佳发展区”,不是越早越好,也不是越多越优。同样,不是好的、有用的东西都必须学,因为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都不一样。

      过早、过多的精准化教育,不能给孩子带来多大帮助。因为这往往会在技的层面上让孩子得到提高,而付出的代价却是孩子失去好奇心、探寻的精神和灵性,使其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其实,这是对孩子智力、注意力、兴趣以及学习态度的过度掠夺性开发,这种开发是不利于孩子健康、长久发展的。

      当前家庭教育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要么过分超前、精准;要么毫无教育意识,只注重孩子生理的成长,结果让孩子缺失了最佳启蒙教育。前者是掠夺,后者是荒废,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导致掠夺式家庭教育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家长心中拥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教育目标,二是家长怀有“早学早好,多学多好”的教育理念,三是家长认为教育就是服务孩子以后的竞争和选拔。这其实折射出家长内心的教育观——只要接受“成功”的教育,孩子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殊不知,教育仅仅是孩子人生成长所需的“工具”,家长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可能孩子终身都用不上。我们自以为是为孩子准备的“锦囊妙计”在孩子看来可能只不过是沉重的包袱和前行的障碍。

      人生不能预设,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教育要帮助人获得能力而非技术;要帮助人从容淡定地面对未来和生活而非紧张、恐慌;要帮助人面对事物充满好奇与兴趣,而非简单按规则行事、按部就班地生活;要帮助人用知识、能力、技术服务他人,而不是让人成为知识、能力、技术的容器。

      老师为了让学生变“优秀”,往往用挤压和增加难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掠夺式教育。老师在“培优”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因为培养出“优生”是老师让学校、同事、家长、学生都信服的教育“能力”。

      老师要有效、快速地培养出“优生”,除了选择“学苗”外(因为老师可选择“学苗”的机会不够多、范围不够大),还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挖掘自身的潜力,进行提升能力、增长本领的自我培训;二是在学生身上下功夫,这又有两种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掠夺学生的资源,前者为教育,后者为“迫害”。

      “迫害”式教育一般表现为挤压和增加难度。挤压是指让学生大量训练,过多关注训练量,较少思考训练的质和效,这样学生的学业负担就过重(不过,一定量的训练是学习必需的手段)。

      过重体现为不求质只求量,量过多,做很多无效训练。挤压还表现为把学科知识学习变为单一的考试训练,使原本内涵丰富的学科知识学习窄化和功利化,学习沦为考试的傀儡。挤压还表现为学生的兴趣被老师妖魔化,他们认为非考试所需的所有爱好、思考、行为都是异教徒。

      其实,学生的兴趣和奇思妙想原本可以与学科知识互相促进,但挤压式教育把它们残酷地剥夺了,学生成了没有叶子和花的光秃秃的“树干”,这样的树何时才能结果?

      增加难度是老师“培优”的另一条途径。怎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呢?一是要细心和熟练运用基础知识,二是要学会难度高的知识。各项竞赛加分规定和自主招生也是增加难度的一大推手。为了取得高分,挤压负责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增加难度则负责解决难度高的知识问题。

      有些学校为了成为名校,不惜在生源、师资和其他方面进行掠夺式占有。当下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的名校,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名校,包括各地高考名校和“教改”名校。这类名校校名不是某某几中,就是某某附小(中)。它有几个特征:一是办学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曾经出过知名的校友和老师(校长);二是拥有别的学校只能羡慕的师资和教学资源。由于长期处于金字塔塔尖,它们拥有选择优质生源的条件。

      第二类是各省(除少数教育强省外)的高考巨无霸学校。这些学校每年的高考成绩都会给社会和广大家长带来强大的心理冲击。

      高考成绩是当前认可度最高的“教育成效”,高考成绩好的学校自然而然就被大众冠以“名校”头衔。这类“名校”有三个共同点:一是管理严格甚至精细化,对师生有近似统一的要求;二是有一支敬业、刻苦的教师队伍,还有一般学校所没有的教师引进能力;三是在一定范围(全市、全省甚至跨省)内选择优秀生源。这类“名校”往往采用现代工业生产流程并通过掠夺优质教师和优秀学生而形成。这类“名校”不是站在帮助老师成长、学生进步的立场上办学校、办教育,而是以不论过程,只管结果的功利和掠夺式竞争思维办学校、办教育。这样就让更多学生失去了成长的诸多“可能”。

      它的掠夺是灾难性的,使得区域教育生态不断“沙漠化”。学校本应是植物园或原始森林,里面本应有各种大小不同、高低不一的树木、花草、藤蔓,但它们被功利的竞技思维给扭曲了。扭曲又给区域教育带来畸形的竞争,让原本茂盛和温暖的教育变得荒芜、冰冷。这直接导致社会和家长对教育的失望,家长一方面追捧名校,一方面责难名校。

      学校其实也是长期处于疲于应对竞争、指责和不断攀升的指标的困境中,老师面对的都是数字(各项指标数),只能以数字为尺子丈量自己每天的工作,把原本灵动的师生教育生活过得毫无生气,日复一日地把教育变成没有弹性而僵硬的模具。在老师和家长们“光明人生前景”的引导下,学生只有潜心唯“分”是从。我们要从“要不要高考成绩”的争论中解脱出来,静下心来讨论“高考成绩是怎样取得的”。

      第三类名校有的处于“贫穷”之地、山村之隅,有的出身名门但不甘做“平庸的富二代”,但这些学校都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骨气并且不甘做只继承不发扬的“守业者”。于是,他们在师资并不优秀、生源并不均衡、条件并不具备、环境并不宽松的情况下深挖自身潜力,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时机,多年来坚持全方位改革,取得了明显效益。

      这类名校一般备受部分专业人士和专业媒体的推崇,也受到诸多想改变而又没有良法的学校追捧,他们希望能找到打开阿里巴巴山洞的万能钥匙。原来积累的平常、真实的教育教学的感悟和方法,不知何时被“模式化”了,可能是为了便于学习者学习,也可能是为了便于介绍者总结、推广。无论何种原因,原本活生生的师生教育生活变得干涩,原本师生共同寻找的教育场景变成固化的“照片”。

      教育没有奇迹,更不可能移植,模式终究会变成枷锁。探寻模式会让教育走向歧途,因为模式是固化的、僵硬的,没有生成性,而教育是灵动的、个性化的、不可预测的。有些这类名校也慢慢地、不由自主地开始了“教育思维和行为的掠夺”。掠夺让教育变得不知所措,当然这可能并不是这些名校的初衷。

      造成掠夺式教育的根源是把教育当成渡船,坐船人想又快又省事地到达“成功”的彼岸,而开船人则希望降低成本、增加利益。掠夺式教育普遍存在,人人都十分痛恨,但又不知不觉陷入其中。面对现状,大多数人除了指责与抱怨外,没有多少办法,只能挣扎着生存。

      其实,只要坐船人别太着急,少些攀比,多给自己准备几个上岸的码头,最终人人就都能有属于自己的彼岸;开船人则要做到不超载、不抢道、不超速,无论客人远近,都不拒载。走自己的航道,拉自己的“客人”,提供必要的服务,不要求“乘客”都到同一个“码头”,这样,教育就不会有这么多“掠夺”,就能回归平静,真正帮助他人

      (文章选自源创图书《做有温度的教育》,方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原文标题为掠夺式教育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