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驿站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德育安全>>心理驿站

正文

    其实,我们不懂教育

    发布时间:2018-01-09作者:郝峰涛审核:点击:
    附件:

      教育,不在于投入多少金钱,而在于找到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家长,除了会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还会关心什么呢!

      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学校?什么是好的教师?什么是好的学生?如果我们现在都没有找到答案,那么四百年前夸美纽斯所建立的考试评价其实就是一个“伟大”的骗局:将可评价的知识教育分数化,逐渐扼杀了一切不可评价的非知识性教育,实现了他机械印刷术式的“大教学”梦想。这就是教育自我陶醉的分数化迷局的历史根源。

      历史总是矛盾的。世界教育史上有三个著名人物:苏格拉底、孔子和夸美纽斯。孔子以“有教无类”的理念、夸美纽斯以“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致力于形式上的普及教育;而苏格拉底以“我知我无知”、“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的助产士精神做了一个纯粹的义务教师,把教育做到了一种境界,造就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师徒相承的教育传奇。

      历史总是相似的。古代春秋战国,百家争吵,而人才济济;欧洲文艺复兴,教育混乱,却大师云集;近代百年屈辱,科教不举,然英才辈出。于今,教育普及、师资完备,教育质量却日益迷离。故教育不在形式,而在于境界:源于内心、灵魂深处的交流和碰撞,去激发一种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教育要敢于追寻企及孩子灵魂的境界。

      一,给教师最公正的评价:国家建立统一的教育评价机构,鼓励年满22周岁的公民选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授教教师,设立合适的奖励金额,计入教师的工资,有效期36年。通过师生远景的评价交流,社会和人们才会逐渐发现:什么是更好的教师,什么是更好的教育。

      二、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而非教师的孤军奋战:社会每年选出若干有巨大成就的人去评选出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公民,国家给予公民相当的物质奖励。社会对孩子来自内心的呵护,不但可以创造教育的奇迹,而且可以形成一种净化社会灵魂的教育自觉。

      三、教育当包容孩子的成长方式:真正的才能都具有强烈的自我学习意识,个性而独立。国家和社会若能放开学历门槛,唯才是举,必然会形成开放、自由和进取的教育格局。容天才一线之机,成就一个别样世界。

      教育只有不断地自我解放,它才会演变成一种波澜壮阔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沉珂遇积弊,天地待东风。短歌唱肺腑,直谏慰平生。

      作者郝峰涛:本文刊、用免费。


      若水老师点评:

      夸美纽斯以“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致力于形式上的普及教育---灌输---智商层次

      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推向平民---引导---情商层次

      而苏格拉底以“我知我无知”、“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的助产士精神做了一个纯粹的义务教师,把教育做到了一种境界,造就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师徒相承的教育传奇---点化---灵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