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对心理障碍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8-03-19作者:审核:点击:
附件:
一、创伤理论
虽然弗洛伊德放弃了创伤理论,但是,后来的研究证明,童年创伤的确是心理障碍的一个原因。
所谓创伤就是强烈的刺激,超出了个体的承受能力,导致精神崩溃,表现为情感暴发或情感麻木,也称“急性应激反应”或心理危机。这时候,意识的功能遭到破坏,外界信息不加选择、未经过滤地进入心灵,留下“创伤性记忆”,这种情况称为“曝光学习”。等到情绪平静下来,意识功能恢复,创伤经历就渐渐“遗忘”了,但心灵深处的“创伤性记忆”不会消失,而是被掩盖起来了。如果掩盖得很好,可以永远不再想起来;如果掩盖得不是太好,就会经常萦回梦绕或触景生情,这种情况叫做“闪回”,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典型表现;如果根本没有掩盖住,就会长期影响生活,出现神经症,甚至精神病。
精神分析处理创伤的方法就是“宣泄”,通过发泄、倾诉或文艺活动,把相关情绪释放出来,使心灵得到“净化”。
二、驱力说
后来发现许多病人的创伤故事是虚构的,弗洛伊德就去思考他们为什么虚构这样的故事,难道是愿望的满足吗?结果发现,3-6岁的时候,男孩子有杀父娶母的冲动,女孩子有杀母嫁父的冲动,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种冲动让孩子们做白日梦,以为自己真的娶了母亲、嫁给了父亲,与父母发生了性关系,或者父母与他们发生了性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性创伤,其实是想象出来的性骚扰。他们知道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定会遭到同性父母的惩罚,甚至阉割,这又是一种创伤,即想象出来的体罚。
三、无意识显现
创伤理论和驱力说的共同之处是,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是无意识的,清醒的时候根本觉察不到,因此给人的感觉是荒诞不经、不可理喻、莫名其妙。我们现在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正常,就是根据它是不是合理的,是不是可以理解的。
荣格支持无意识显现理论。他把人的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是个人的经历的沉积,集体无意识是整个家族、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的沉积。在集体无意识的层面,人与人是相通的,荣格称之为“共时性”,俗称“心灵感应”。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决定个人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决定意识。不但个人无意识可以闯入意识而显现出来,集体无意识也可以显现。在荣格看来,“文化”就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有人甚至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人编织出来的,都是集体无意识的显现。
既然整个世界都是无意识的显现,那么,说心理障碍是无意识显现还有什么意义呢?应该换种说法,心理障碍是意识改变状态下的无意识显现。所谓意识改变状态就是“非正常意识状态”,与正常意识状态不同的一种意识状态。急性应激反应就是一种意识改变状态,昏迷、睡眠和催眠状态也是。
既然是无意识显现,那就说明,心理障碍的内容是预先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所以无法消除,只能理解和接纳。接纳了,它就变成意识的内容了。换句话说,无意识是意识制造出来的。意识把自己不能接纳的东西压抑掉而变成无意识,无意识内容闯入意识而导致心理障碍。精神分析的宗旨就是理解和接纳无意识和心理障碍,扩大意识范围。当无意识内容全部被接纳,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能被意识到时,人就达到了超心理健康的水平。
四、心理防御
为了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之间的矛盾,自我发明了许多手段,统称心理防御机制。从表面上看,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消除”某些症状,维护心理健康,但是,它同时制造了无意识,为心理障碍埋下祸根。所以,罗杰斯认为,用心理防御换来的心理健康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真正的心理健康应该是“心灵不设防”。
精神分析学派也认为,心理防御有优劣之分,好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心理健康,不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心理障碍。所谓不好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指精神病性心理防御、不成熟心理防御和神经症性心理防御。精神病性心理防御也称“自恋”心理防御,是精神病人和婴儿所使用的心理防御,包括否认、投射、歪曲等;不成熟心理防御是人格障碍者和儿童所使用的心理防御,包括退化、幻想、内射等;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是神经症患者和青少年所使用的心理防御,包括压抑、反向作用、转移、合理化、隔离、抵消等。
五、成熟理论
精神分析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出发,认为心理障碍就是心理幼稚、不成熟。刚出生的婴儿都是精神病患者,与精神病患者使用同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到了儿童期,他们变成了人格障碍者,与人格障碍者使用同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到了青春期,他们变成了神经症患者,与神经症患者使用同样的心理防御机制;到了成年期,他们终于变成了正常人,使用正常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对性变态的看法也是如此,认为性变态就是性幼稚。弗洛伊德把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尿道期,潜伏期,青春期。如果性心理停留在口腔期,就会导致口交癖、淫语癖;如果停留在肛门期,就会导致肛交癖、恋粪癖、恋物癖;如果停留在尿道期,就会导致手淫癖、磨擦癖、暴露癖和窥视癖;如果停留在潜伏期,就会导致同性恋。
那么,心理发展为什么会停留在某个时期呢?原因还是创伤。创伤可以导致心理发展停滞,这种情况称为“固着”,也可以导致退化,即倒退到某个比较幼稚的阶段。为什么会倒退到这个阶段?原因是个体曾经在这个阶段遭遇过心理创伤。一般认为,创伤越严重,退得越远。如果倒退到婴儿期或胎儿期,那就是精神分裂症,其特点是自我封闭,人格支离破碎。
六、客体关系理论
心理创伤总是有来源的,驱力总是有对象的,所以客体(即对象)至关重要。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是关系的动物,客体关系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感觉没有知觉,他的世界是支离破碎的,由各种孤立的感觉构成。后来慢慢形成知觉,世界也就被组织成一个整体。有的人由于某种原因无法顺利完成整合,就会导致精神分裂和人格障碍。早期客体关系的特点是人我不分,也就是人际界线不清。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到成年,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情感纠葛,最典型的是矛盾性依恋,也叫“敌对共生”。
客体关系分为现实的客体关系和内在的客体关系。内在的客体关系是现实的客体关系的内化。在内化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过渡性客体”,可以是一个布偶,也可以是一个枕头或一块毛毯。当客体(通常是指妈妈)不在的时候,它可以暂时代替一下,以便安定情绪。有的人会卡在这个阶段,用过渡性客体取代客体,产生依赖。这可以解释各种成瘾行为和性变态(特别是恋物癖)。
七、自体心理学
自体心理学也认为,刚出生的婴儿的自体是破碎的,需要借助于自恋力比多形成“内聚性自体”。精神分裂,各种发作性的心理障碍,各种“局部”的心理障碍(整体正常,只是某个方面不正常,如冲动控制障碍),都是自体破碎或分裂的表现。
自体心理学还认为,自体是很脆弱,一个完整的自体如果遇到应激事件也会再次破碎。有的人平时很健康,遇到应激事件出现行为错乱,就是自体重新破碎的表现。
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自体破碎,促进自体整合?答案是好的自体客体。当自恋力比多指向他人时,他人(即自体客体)的积极回应(赞赏、示范、理解)有助于自体整合。有时候,自体破碎恰恰就是自体客体不回应或消极回应所导致的,例如该表扬的时候不表扬,反而冷嘲热讽,该引导的时候不引导,反而插科打诨,该理解的时候不理解,反而批评教育。一个人如果一直是破碎的,那是因为小时候父母没有给予积极回应。(黄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