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情绪勒索的人
发布时间:2023-10-19作者:宁化一中转载审核:点击:
附件:
你是否对以下对话感到耳熟:
“这场聚会如果你敢去,我们就分手!”
“这点忙你都不帮我,你有没有拿我当朋友?”
“你刚来公司,不加班加点工作,怎么能早点熟悉项目?”
远离情绪勒索的人,才能够活出更好的自己。
电视剧《小敏家》中,刘小捷和徐正的婚姻故事令观众唏嘘不已。
28岁的刘小捷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就在球场偶遇了年轻有为的徐正。
和前夫相比,徐正温柔体贴,优秀上进,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订婚。
而很快,徐正就表现出一系列不寻常的行为。
一次,刘小捷去参加同学聚会,在合影的人群中,有一位她曾经的追求者,也是她多年老友。
徐正看到后,异常气愤,在回去的途中冲刘小捷大吼:
“你现在是我的未婚妻,你跟别的男人这么亲密,你对得起我吗?”
不得已,刘小捷只得将这位好友删掉。
后来,刘小捷事业颇有起色,身为编辑的她,签约了一位知名作者,并加了作者的微信。
徐正知道后,再次要求刘小捷删掉男作者微信。
这次,他仍以小捷的道德感作为砝码:
“像我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会找一个离婚的女人?因为我爱你。”
刘小捷再次心软,她将徐正此举解读为对她的爱,删除了作者微信,也因此失去晋升机会。
结婚以后,徐正甚至将刘小捷的手机没收,将她软禁在家。
久而久之,刘小捷终于无法忍受这令她窒息的婚姻,提出离婚。
从一味顺从徐正的要求,到最终认清事实,刘小捷用了相当长的时间,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当我们爱着一个人,为了不让亲密关系破裂,总是会将对方的行为合理化。
从而一再妥协、退让、宽容,主动将对方那一把似藏非藏的刀拔出,一次次刺向自己。
听过这样一句话:
“爱应该是让人变得温柔和勇敢,而不是让人时常感到委屈和妥协。”
真正的爱是让对方感到海阔天空的自由,是一种相互扶持中的彼此完善。
而不是以爱之名的软暴力,以牺牲对方的感受来成全自己的情绪。
远离情绪勒索的“爱人”,莫让相伴一生的人,变成伤害自己的武器。
情绪勒索在职场中尤为常见,知乎网友@哇哇唧唧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2020年7月,她从高校毕业,由于就业环境的低迷,她格外珍惜那份得之不易的工作。
怀着一份期待,她从广东远赴北京参加工作,但一开始并不尽如人意。
她进入的是一家科技公司,主要负责公关方面的工作,一次媒体约稿之后,缺乏经验的她,忘记向媒体方要合作的结案报告。
结果被领导直言批评:
“你怎么做事的,一点小事都做不好。”
那次之后,她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我不行”的种子,从此做事更加小心翼翼。
她也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用更多的加班和学习来逼自己成长。
可是领导依然对她只有否定,在两人一次拜访媒体的途中,领导再次毫不讳言:
“终于明白很多公司为什么不招应届生,用着真的很费劲。”
她再次羞愧自责,更加拼命工作来弥补自己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后来团队扩大,很多新人该做的活都自然而然落到她头上。
但领导对她还是只有指责:
“如果你在大公司的话,早就被优化掉了。”
由于无法承受身心的双重压力,她体重骤降,咨询心理医生,最后不得已离职。
打压、摧毁自信心、或以器重之名行压迫之实,都是情绪勒索的典型表现。
你刚下班准备回家,得知公司有一批紧急文件要处理,老板说:“我只相信你,你稍微加会班吧。”
你不得已陪领导参加饭局,酒过三巡不能再喝,领导却说:“这杯不喝完不够意思吧?”
同事临时请假,工作无人交接,笑脸相迎对你说:“咱平时关系这么好,你先替我顶一会儿吧。”
那些离我们越近的人,越清楚我们的死穴在哪,我们朝夕与他们共事,却看不清他们面具下藏着何种心思。
《情绪勒索》一书中说:
“肯定我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我不需要总是得做到什么,或证明什么,才代表自己是有价值的。”
我们无需牺牲自己,去成全任何人的意志。
锻炼重视自身感受的能力,提升充分面对“自我”的勇气,对任何形式的情绪勒索大胆说“不”。
我们唯一需要负责的,是我们自己。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解读过情绪勒索的基本逻辑:
“身为情绪勒索的一方,定义了何为情感,定义了何为正确,然后去质疑对方,为何去破坏这份情感,为什么不按照他说的做。”
当被勒索者认同了对方的逻辑,就仿若给自己套上了枷锁,选择和意识都变得更加狭窄。
遭遇情绪勒索,不仅让我们身心疲惫,也使得我们的心灵疆域缩小,心胸更狭隘。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尽早识别和拒绝他人的情感勒索?
1.识别情绪勒索的信号
情绪勒索者总有一些惯用话术,利用他人的同理心和责任心等,对对方进行情绪绑架。
比如,“你如果爱我,你就要......” “你如果拿我当朋友,你就该......”
一旦有人对你说了类似话语,就应当提高警惕。
爱与关心,理解和尊重都是相互的,如果一段健康的关系,则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
你始终要做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你”。
懂得表达和拒绝,只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2.坚持自己的立场和界限
容易被情绪勒索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习惯自我怀疑。
面对朋友的质疑、上司的打压,往往陷入“过度反思”的陷阱。
殊不知那些指责、贬低、诋毁,正是情绪勒索者控制对方的一种手段。
当我们做好了分内之事,当我们问心无愧,对于外界的“你不行”“你不对”的声音,首先要做的就是屏蔽。
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为他人话语所动摇,建立明确的心理界限,不是自己的义务则果断拒绝。
3.积极寻求帮助
一旦陷入情绪勒索者的逻辑怪圈,就很难靠自己走出。
这个时候,就需要主动寻求外部帮助,例如亲友、同事,或专业人士。
他们会以旁观者的角度,帮助我们分析情绪勒索者的真实意图和手段。
此外,来自他人的安慰和鼓励,也助于我们增强自信和自身价值感。
从而在面对下一个情绪勒索者时,能够迅速识别并远离。
▽
人人渴望被肯定、被认可、被需要,愿望之强烈可能将自己反噬。
面对情绪勒索者的要求,逐步放弃自己的想法去满足对方,以至跳进对方“赐予”我们的牢笼,自我囚困。
法国作家布封说:
“我们的真正快乐在于自由地支配自己。”
摆脱他人的情绪控制,首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需求。
只有自己,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点亮在看,远离情绪勒索的人,关注自我,拒绝操控,提升自身价值,生出内在力量。
上一篇:无
下一篇:孩子太磨蹭?因为你一直催催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