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舜
语音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本词条缺少
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编辑吧!
1956年5月入党。1957年毕业于
华东水利学院水道海港系,后在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工作,1958年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工作。1972年任水利电力部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大队革委会科研组副组长。1978年任十一工程局科研所党支部副书记、副所长。1978年任水利水电科学院泥沙研究所副所长、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办公室主任,1985年12月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88年5月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9年退休。
- 中文名
- 张启舜
- 出生日期
- 1937年2月
- 毕业院校
- 华东水利学院
- 职 业
- 工程师
- 出生地
- 福建宁化县翠江镇
- 政治面貌
- 共产党员
- 性 别
- 男
水利
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曾任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副主席。
1998年3月19日,由联合国主持的首届世界水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在全球范围内水问题日益严峻,如何保护和开发水资源这一生命源泉、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的今天,世界水大会的召开,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许鲜有人知,这里面凝聚着一位中国水利科学家的辛勤劳动。他就是这次大会的筹备组员、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副主席张启舜。
1937年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一户工商业者家庭的张启舜,在同龄人中是个佼佼者;1953年,当他16岁时,便成为当年全县8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之中的一位。在这个当时连汽车都开不进去的闽西革命老区县,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为了"赶考",少年的张启舜乘船顺闽江而下,花了一个多星期才到省城福州。去
华东水利学院报到时,走了三天的山间小路,又坐了十多个小时的长途车,张启舜才生平第一次看见火车。限苦的情形可想而知。
华东水利学院是1952年在全并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等学府的相关专业基础上组建的一所年轻的大学。这里荟萃了许多知名的水利学者和专家。张启舜和他的同学们便是这个学校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由于校舍还在兴建中,他们在南京城外清凉山上临时搭建的草棚内上课。经常光着脚上去上课的张启舜在同学们的眼里是可爱的"乡巴佬",对此,他却不以为然。"同学们都说我土,可是在家乡,从小我就常赤脚跑来跑去,习惯了",回忆起上大学时的情形,现已是教授级工程师的张启舜仍兴致盎然。
50年代初,正值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在全国人民当中掀起一股追求科学知识的高潮。1956年,毛泽东主席发出著名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深受此种氛围熏陶的张启舜也暗暗下定决心,将这一生献给科学的事业。这一年,主修水利专业的张启舜曾面临一次重要选择,学校推荐他去参加一个苏联专家指导的进修班,但要改学海洋水文专业。张启舜没怎么犹豫,便选择了留在本专业。"我知道中国的农民最需要什么,"张启舜这样解释他当年的选择,"虽然我不是农民出身,但是,我小时候在家乡与他们有许多接触,他们太苦了。"
1957年,年仅20岁的张启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水利工程研究室,做河流泥沙问题的研究工作。40多年来,单位几经变迁,从当初的中科院水工室到如今的中国水利电力科学研究院,张启舜却始终如一地在相同的岗位上默默实践着自己的决心与誓言。
由于时代的原因和工作的需要,张启舜的工作生涯前20年的三分之二是在农村和基层度过的。毕业后的十年里,他有五年多在河南农村劳动和蹲点。他还和同学们把试验室搬到野外,收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1968年。在那场知识分子遭受的史元前例的浩劫中,张启舜被下放到河南省三门峡水库工地进行"三结合"。这一干就又是整整一个十年。虽然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处于"再教育"的地位,但是现实工作的磨练却不断充实和鼓舞着张启舜那颗年轻而热情的心,使他忘我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是金子便会闪光。1970年,张启舜被任命为三门峡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科研所副所长,参加并领导三门峡水库清淤改建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三门峡水库是我国五十年代在黄河干流上建立的全国最大的水电工程,但是,由于黄河泥沙的严重淤积,致使水库淤塞,洪水倒灌,威胁着上游关中平原地区的安全。张启舜就担负着解决水库泥沙问题这一"重中之重"的任务。1973年,三门峡水库改建工程宣告完成,经过几年试运转,三门峡工程科技工作者提出的"合理防洪、排水放淤、径流发电"的新开发方式证明是成功的,三门峡水库由此获得新生。
三门峡改建工程的成功举世瞩目。1978年,美国河工代表团参观三门峡后说:"你们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多沙黄河上取得修建水库、综合利用的经验将载入史册。"在国际水利学术会议上,三门峡工程改建的成就多次赢得高度评价。国外的一些大型水得枢纽工程在泥沙处理问题上都引用三门峡成功的经验。中国水利科学家的成果,正成为世界的财富。作为三门峡水库改建工程的泥沙科学研负责人,张启舜于1979年被评为水利部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三门峡工地的十年耕耘和丰硕成果,奠定了张启舜在国内水科学界的地位。80年代,他又参加了官厅水库清淤改建,黄河小浪底工程等国家大型水利建设项目的科研工作。80年代后期,国内展开对三峡工程可行性的大讨论,张启舜被聘请为由360名科学家组成的国家论证专家组成员。90年代以来,他多次应外国政府、亚洲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机构的邀请,先后到了孟加拉、泰国等国家,协助国外有关水利项目的研究。张启舜以他卓著的成就、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泥沙问题专家,并于1991年被评为终身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97年,张启舜当选为国际灌溉与排水委员会副主席。如今,作为联合国世界水大会的筹备组委员,已过花甲之年的张启舜仍精神饱满地奔走于国内外各地,为筹备2000年第二次世界水大会而紧张地忙碌着。
作为一位水利科研工作者,张启舜十分强调现场科研和实地工作的重要性,他颇有感触地说:"没有那20多年的农村和基层工地的经历,就不会有我的今天。"40多年来,张启舜工作的足迹遍及全国600多个县。80年代他担任水科院副院长之后,还新自带领科技人员和学生到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下乡蹲点搞沙质土壤的耕地改良试验工作,经他们的手改良的耕地达12万亩。
在河流开发问题上,张启舜总是站在科学的立场上,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自己的工作,他时常以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来鞭策自己:"人们要想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期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规律性。"根据三门峡等工程的经验教训,张启舜认为,因为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干预使河流在发生不断的变化,人们对河流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是永远不会完结的,所以,修建大型的水利枢纽必须本着留有余地的原则,虽然是在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上签了名的351位论证专家组专家之一,但是,张启舜称自己只是"谨慎的支持派"。他说:"只知道跟着领导走,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家的态度。"今年长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更加牵动张启舜的心。洪水还未退去,他就提笔写下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对策思考》一文,再次对治理长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张启舜对于千里这外的家乡福建宁化情缘未了,尽管在科技事业上取得了许多成就,张启舜还是感到自己对家乡没有做出什么贡献。10多年前,当从三门峡工地回到北京不久,他就联络在京工作的一些宁化老乡组织了"支乡联络站"。1996年又成立了"联谊会"。这些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发展,许多在京工作的宁化人在不同行业和岗位上都取得一定的成就。张启舜自然是他们当中的突出代表,因此被推举为会长。"联谊会"的宗旨,就是希望以在外工作的宁化人的所长尽可能地为老区的家乡建设尽一份力量。前几年,家乡为了推动水利化重点县和电气化县的建设,邀请张启舜这位出自宁化的水利科学家的帮助和支持,张启舜得知是为了推动家乡经济的发展,便一口答应,亲自到省里去联系资金和项目,他还三次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跑遍了宁化每一个水电站、每一座水库,做实地调查研究。张启舜欣慰地看到,经过40多年建设,家乡的水利水电事业已卓见成效,为将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