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文章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学文章

正文

    悲剧面前,我们亟需一场爱与死亡的教育

    发布时间:2021-01-08作者:审核:点击:
    附件:

      5月9日,成都49中的一位少年在学校意外身亡,掀起了公共舆论场持续的动荡。

      从“迫害”到“反转”,从“逼问真相”到“境外势力作祟”,一场大戏即将落幕,过不了几天,人们就会被新的事件吸引,似乎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打开微信指数,搜索关键词“成都”,五天来热度翻了十倍以上,然而关键词“自杀”,却是一条安静的横线,从头到尾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自杀,一直是中国社会最沉重的悲剧之一,每当有四个人在搜索“幸福”时,就有一个人在搜索“自杀”。然而,在49中事件里,它却变成了“房间里的大象”,种种原因,让人们对它视而不见。

      如果说,成千上万的青少年自杀悲剧,在寂静中被遗忘。那么这一次的悲剧,或许将在喧闹中被遗忘。

      ▌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上网搜索如何自杀

      每天,在三大搜索引擎上,有3.5万人在搜索“自杀”。

      进一步挖掘关联词,每天超过1000人搜索的词条还包括:“活的没意思”、“想自杀”、“如何自杀”“自杀的方法”“烧炭自杀”“安眠药自杀”“上吊”“跳楼”“可以平静死去的方法”“无痛苦结束自己的生命”等。让人触目惊心。

      曾经有一个母亲,在孩子的搜索记录中,学会了28种自杀的方法。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上海地区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自杀想法,认真考虑过自杀的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

      人性的危机无处不在,也许就在你身边,那个面带微笑、一切正常的普通人,在你看不到的背后,会陷入崩溃的瞬间,在人性中的某个幽暗角落苦苦挣扎。

      一个孩子自杀的风险,要比他被拐卖的风险大二十倍,比出车祸的风险大两倍。然而,大多父母会一再担心孩子在外的安全,却很少人关心孩子的精神世界是否遇到了危机。

      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的涂尔干说,自杀是一种社会失序,是社会基本回馈功能的紊乱。

      自杀,从来被关注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95%的自杀,都可以被挽救

      在当前社会上,有很多人对自杀有着完全错误的想法。比如会觉得,一个人如果真的想死,会一言不发的沉默死去。如果一个人下定了死的决心,任何方法都拦不住他。

      有时候甚至让人寒心,在甘肃庆阳,当一位女孩站在楼顶,警察在劝说时,下方却在起哄:“快跳么,看完你跳楼,我还要去接娃娃”、“NM,你到底跳不跳”、“真想死的早就偷偷死了,在这里装呢”。随后,女孩一跃而下。

      而自杀干预领域的研究,完全推翻了这些成见。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自杀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反复的心理斗争,很少有人是在沉默中死去的。

      死亡,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乎所有的计划自杀者,在死亡面前,都曾长久地徘徊和犹豫,用了大量的时间去坚定决心。甚至,95%的自杀者,都曾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寻求他人的帮助和确认。

      ——也许曾向亲人和身边的朋友寻求倾诉,“我觉得没意思……不想再坚持了”;

      ——也许在谈论和自杀有关的事,以开玩笑的语气掩饰;

      ——也许在整理遗物,将珍贵的东西送人,与人道别,为人生留一个仪式;

      ——也许旷课旷工,突然辞去工作,滥用酒精和药物。
      也许,在潜意识深处,在他们一步步走向深渊时,还希望有人能拉一把他们,也许,仅仅需要一点点温暖和倾听。

      我们并非想说,自杀者的父母和朋友应该为此承担责任。但我们认为,生与死之间的界限并非如此分明,绝大多数的自杀,都可以被挽救。

      如果时光可以回溯,一切可以重来,很多父母一定渴望做得更好。然而,遗憾的是,在之前,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去怎么做。


      ▌死亡教育的缺失,让人陷入困境时很无助

      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一个普通人,也许一生都忙忙碌碌,随意而安,很少会停下来反思——自己的人生意义在哪里。甚至在平时,他遇到这种话题,会觉得无聊、无谓和可笑。

      可是,只有一个时刻例外,就是他陷入困境,自杀的念头闪过时候。这个时刻,陷入了作家毛姆所认为“普通人式的哲学困境”。

      这时候,他会坐下来,开始反思:“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还能不能坚持下去?我该往何处去?”

      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在回答一个人的根本问题。

      而这个问题是否能得到回答,则关乎生与死。就像《哈姆雷特》中说的,“生存与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然而不幸的是,传统的文化和教育,可以帮人做题、考试,却从来无法真正帮助一个人,回答过这些关乎本质的问题。

      结果就是在人生最需要反思的时刻,他无法得到任何指引和帮助。

      ▍我们亟需三场关于人生的教育

      自杀的49中少年,据说留下了一封遗书,或许涉及了青春期懵懂的感情。

      如果说,故事背后真有某个女孩的存在,我们希望她未来人生不被打扰,更不希望这件事让她留下任何阴影,但我们想说,在我们的文化和教育中,一直以来缺了三个重要的部分:

      性的教育、爱的教育、死亡的教育。

      孔子的学生季路,问孔子鬼神的事。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又问孔子死亡的事,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在性、爱与死亡面前,我们的文化呈现出了一种冷漠的忌讳,背后则是悲剧性的矛盾:

      ——看似实用主义,凡是“没有用”的,一概不回答,凡是“影响成绩”的,一概要反对,凡是关乎生命质量的,一概要远离。

      ——其实,却是一种对人生根本问题的逃避,让人们无法学会面对爱,无法面对欲望,在同他人最深层次的连接面前,总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2018年,深圳首部中小学生性教育读本,一再遭到家长投诉,最终被赶出课堂。

      “长大你就知道了”,连一个单词都要反复背的孩子,在人生问题上突然被当作生而知之,自然悟道的圣人,也许这些问题,连家长和老师自己都没有想过。

      在他们看来,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一款神奇药物——在学校毕业前彻底抹掉孩子的“性本能冲动”,专心学习,不要有任何思想、叛逆和困惑。然后在找到工作的那一天,再让他“瞬间冲动”,相亲结婚,完成成家立业、传宗接代的任务。

      然而,当一个人学到的,只有做题家的技巧,变色龙式的生存智慧,植物性的生命体验时,他的精神世界和生命质量,也就异常脆弱。

      因此,当人生受挫的时候,无法面对失败,更无法学会求助。死亡,也就成了下一个标准答案。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从人类婴儿发出第一声哭声起,他就在对母亲呼救。

      一个婴儿,生命力异常脆弱,无法靠自己活下去,只有母亲的爱,才能让他活下去。所以,某种演化出来的求生本能,让他不停的哭,不停的要抱抱安抚,来寻求母亲的关注,在母亲的怀抱和乳汁中,寻找爱的线索——同时也是生存的线索。

      婴儿不会思考,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千百万年根植于人类基因深处的生存意志,却在生命的原初就提醒着他:“没有爱,就会死”。就像弗洛姆所说的,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逃避对死亡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逃避对生的思考。逃避对爱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逃避对生活的答案。拥有的再多,也不会幸福。

      然而,从何时开始,我们遗忘了这种本能,让悲剧一个个发生呢?

      总是被忽略的社会重大问题,无法被解答的人生关键命题,一再被排斥的关乎“人”的教育,让这些基本问题变成了社会难题,而它们,本来应该很简单。

      如果一个父母在孩子面前,有过一次次真诚、走心,而又智慧的对话:

      这样的父亲越来越多,类似49中这样的悲剧,一定会越来越少,幸福的孩子和家庭也会越来越多。

      上面这些图片,拍摄自赵洪云的《爸爸与小孩》一书。作者赵洪云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把一个父亲十多年的艰难试错史,所有踩过的坑,一个个记录了下来。

      ——他做好了一件看似极其简单,却很少有父亲能做到的事,和孩子在人生的真正问题上,展开对话。

      ——他用了十多年时间,做孩子的真正的朋友,去抹平两代人之间的代沟。

      ——他小心翼翼的应对着孩子一个个稚嫩的问题,脆弱的好奇心,将自己人生经验和信念,润物细无声的传递。

      在这个快节奏的浮躁社会,先知书店向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家庭诚挚推荐《爸爸与小孩》这本书。它纠正了一个绝大多数家长都弄错的顺序——总是基于成才,却没有意识到,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先取决于灵魂能否“成型”。

      真正的教育,需要的是最简单的常识,是一本当孩子遇到问题,翻开来就能找到答案的手边工具书。而本书,可以为家长做减法,为孩子做加法,让父亲先幸福起来,向孩子传递幸福,并在幸福中传递卓越和健全的人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