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理开放活动:揭秘超重与失重的奇妙世界
——记宁化一中市级教学开放周物理教研组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03作者:吴浥君审核:初审:张金秀 复审:江宏 终审:赖国强点击:
附件: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推进校际间教学教研互动,与兄弟学校共同切磋课堂教学艺术、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提升全校教师队伍水平,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教学工作,2024年11月28-29日,宁化一中开展了“强化学科研究 深化课堂改革”为主题的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
29日上午,教学开放周物理组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本次活动中,物理教研组特邀原漳州台商一中熊建民副校长莅临做教学指导,来自三明一中、尤溪一中、建宁一中、泰宁一中、沙县一中、明溪一中等市内兄弟校、市外友好校石城一中、本县宁化六中、滨江中学等学校教师和本校所有物理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物理学科的公开课聚焦超重与失重,来自滨江实验中学的张智群老师、宁化一中的杨文红老师、三明一中的林成老师围绕《超重与失重》一课展开同课异构,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科学奥秘的大门。课堂上,三位老师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令人眼前一亮。
上午第二节课滨江实验中学的张智群老师通过观看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和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活动视频、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得出了超重、失重概念,用自制力传感器模拟电梯运动研究实验,用DIS数字分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推理,充分认识超重、失重现象,并得出“超重失重随处见、其实并非重力变;压力拉力增与减,牛顿定律来发现”。
第三节课杨文红老师通过观看神舟十九号升空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引出超重、失重概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对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并用自制教具演示自由下落的水中乒乓球不会上浮,结合之前准备的视频,很好地展示了完全失重现象,解释了宇航员太空失重实验现象,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将物理知识与身边生活现象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节课三明一中林成老师走下讲台,与同学们一起用了三个小实验(纸带提重锤会断、弹簧测力计提重锤示数会变、秤上放重锤在不同状态下读数不同),引导同学们认识了“视重”、“实重”,利用课前录制的电梯中真实数据进行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得出了超重、失重概念,归纳出超重、失重的条件;通过老师与学生的配合实验,夹在一垒A4纸中的抽纸过程会断,而自由下落时抽纸不断,很好地展示了完全失重状态下压力为零问题,将超重与失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对知识探究的主动性,促进深度学习。
第五节课,物理教研组长曾绍针组织了老师们评课,明溪一中梁小芳、沙县一中李华、泰宁一中黄瑞铨、我校黄裕昌、张运勇等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了评课,都对这三节课有很高评价,态度端正,准备充分,教师基本功扎实,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每个教师各有亮点,听课老师们研讨热烈,收获满满。
下午,特邀原漳州台商一中熊建民老师做了题为《深浅相宜科学发力——谈一轮复习选题、编题的技巧》的讲座。熊建民老师分别从选题编题的依据、选题编题的技巧、学生层次的划分与培养、教与学的匹配与展望四个方面展开分享,参与讲座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的指导性强,受益匪浅。
本次教学开放周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市内各学校间的交流研讨,为各校教师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探讨,相互学习,互相辅助。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今后的教学中,以更加高昂的斗志,以更加丰满的热忱刻苦钻研,积极进取,牢记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吴浥君 初审:张金秀 再审:江宏 终审:赖国强
上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