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众心同向聚合力 总校制改革踏新程
——2025-2026学年宁化一中总校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12作者:吴湘怡审核:初审:张金秀 复审:温建益 终审:赖国强点击:
附件:
【总校教改进行时】
为深入推进我校课程改革,有效落实市、县总校制办学精神,加强总校和分校教师间交流研讨,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县高中总校办学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提升我校教研水平,在我校2025-2026学年“以深度教研推动教学品质提升”的教研总主题指导下,我校计划举办系列主题教研活动,现特开设《总校教改进行时》专栏,跟踪报道总校举办的教改教研系列活动。
众心同向聚合力总校制改革踏新程
——2025-2026学年宁化一中总校工作推进会顺利召开
为落实教育局部署,推动总校工作提质增效,9月11日下午,宁化一中总校于政成楼第二会议室召开25-26新学年工作推进会。县教育局课改办主任邓宣盛,总校宁化一中书记吴太明、校长赖国强,及分校滨江实验中学、联盟校宁化六中、初中部宁化五中的书记、校长与教研室负责人参会,会议由赖国强校长主持。
会议伊始,总校教研室主任张金秀汇报了过去一学年总校各项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构建活动引领、成果普惠的全县高中教研新样态。总校以“强化学科研究,深化课堂改革”的学年教研总主题和要求开展了10次总校教研活动;二、打造总校赋能、全县联动的青年教师培养新生态。通过师徒结对助力滨中、六中青年教师成长,委派3位名师到滨中、六中开展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点题培训,选派5位老师到滨江实验中学走教;三、创设名师下沉、贯通育才的初中拔尖人才培养新形态。选派11名教师推进初高中衔接与拔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同时汇报了25-26学年的计划安排,指出将围绕“以深度教研推动教学品质提升”的总主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各项活动,让总校活动落到更实、更细、更深处。并呼吁各校同心同力,加强沟通,深化互利共赢的校际沟通协作。
紧接着,三所分校校长依次交流研讨,分享成果之余提出发展期待:
一中分校——滨江实验中学校长刘志明,首先感谢一中“名校引领”“强心剂”式的帮扶:总校“师资共育”“教学共研”“资源共享”机制,不仅提升了滨中教师的教学与教研水平,更让学生直接受益,依托总校制办好学校的信心。同时他也提到师资共育的“深度浅”,教学共研的“落差大”,学生共培的“渠道窄”三点困惑。基于此,他对总校后续工作提出四点期待:一是师资共育上,请求“精准滴灌”;二是教学共研上,请求“同频共振”;三是学生共培上,请求“拓宽通道”;四是资源共享上,请求“提高时效”。
一中联盟校宁化六中校长罗永华,感恩总校制平台带来的资源互惠优势。他从三方面汇报工作:以师为基,精准聚焦教学痛点,通过师徒结对结出育人硕果;以改为钥,结合学情深化改革,推行“撬学”模式,推动课堂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动,教学质量显著提升;以智为核,衔接高考方向,助力成绩稳步提高。新学年,他对“总校制”推进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跟岗深化,拓展学习范围,覆盖教学与管理岗位;二是资源优化,完善共享机制,提升资源使用效能;三是帮扶精准,聚焦薄弱科目,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一中初中部宁化五中校长吴满玲,总结了过去一年总校制下的成果:在总校助力下,五中在教育教学、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学校管理等方面均获显著提升。她特别感谢总校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入校培养尖子生、推进初高中有效衔接,为五中中考佳绩注入动力。为推动初中部再创新高,她提出四点展望:一是教学定向,锚定核心方向,需总校提供分层教学与AI 技术支持;二是评价提质,加强教学评价,健全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三是师资赋能,强化队伍建设,搭建更高标准的优质平台;四是资源优配,优化分配机制,明确要求确保落地见效。
三校发言完毕,总校吴太明书记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强化“总校意识”,将总校活动纳入分校常规工作;二是认清“课辅清零、周末双休”新形势,明确总校制的必要性;三是提升教师课堂管控能力与综合素养,创新临界生培养方式,抓好拔尖人才培育;四是丰富总校成果展示层次,扩大辐射效应。
随后,邓宣盛主任肯定总校工作成效,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教改融合,兼顾“传帮带”传统与创新突破双路径;二是机制完善,以问题为导向,优化总校运行机制;三是课题推进,聚焦核心任务,推动课题研究落地见效;四是合作落实,有序推进沪宁、嘉宁教育合作,借力赋能发展。
最后,总校赖国强校长指出总校制改革是机遇,更是责任与担当。倡议四校同仁带着本次会议凝聚的共识与智慧,以更深的情怀、更实的举措,携手并肩,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一位学生,办好让宁化人民满意的教育。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此次推进会的成功召开,为总校制改革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坚信,在县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四校必将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将总校制的政策优势转化为宁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共同谱写宁化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摄影:伍洲
上一篇:无
下一篇:深耕厚植,聚力前行